同理心計畫:伊甸基金會 自以為的熱心協助,不是同理心。

面對身心障礙者,大眾該主動幫忙、還是被動等待他們尋求協助?我們自以為的熱心協助,其實不是同理心。

伊甸基金會萬芳啟能中心定位為日間照顧中心,學員每日課程結束後都會回家,因此中心除了在日間照顧學員外,也會幫助學員與家長維繫關係。相較於24小時照顧中心,這裡的學員狀況較穩定,也能夠參與多元的繪畫、陶藝、旅遊等團體活動。

eden-21.jpg
圖說:基金會社工師嘉分享伊甸身障者故事

 

「尊重」才是真正的同理

任職於萬芳啟能中心的社工師─師嘉,因為長時間與學員相處,很能體會「同理」的重要,師嘉分享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例子:某次有位志工前來中心協助繪畫課,一開頭便非常熱心地握著學員的手直接在畫布上作畫,這樣的舉動反而讓學員感到困惑。師嘉解釋,雖然這位志工出發點是好的,但建議應該優先考慮學員的心理,因為學員們也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自己做得到的事情!

eden-22.jpg
圖說:伊甸基金會身障畫家阿堡風景畫之外,另一種風格的作品

師嘉補充說明,一樣是協助作畫,志工們可以在旁邊陪伴、讓學員自由發揮,當學員好似遇到困難時,再詢問是不是需要幫忙。主動協助是好事,但在協助前若能先了解學員真正的需求、進一步詢問,更顯得尊重。

eden-23.jpg
圖說:伊甸基金會紀念品店陳列身心障礙者作品

 

多點耐心,一定會看到改變

「一定要相信學員會進步」是師嘉最想分享的一句話,也正符合伊甸基金會這期的推廣主題「改變」。無論是身心障礙者的家人、相關工作者或社會大眾,永遠都要相信學員的潛能。雖然有些學員進步得比較緩慢、或許久沒有進步,但對於身體退化速度較快的身心障礙者而言,維持原先的能力就是一種進步。

eden-24.jpg

 

也因此,師嘉跟基金會公關─皖眉皆鼓勵旁人能夠多些耐心、一起陪伴身心障礙者進步。對此,師嘉以基金會學員阿堡在舞台劇中擔任主持人的例子跟大家說明。在基金會舞台劇最後一次彩排時,阿堡似乎因緊張而表現不如預期,基金會同仁雖然為他捏一把冷汗,但仍相信阿堡的實力。果不其然在正式演出時,除了流暢發揮原先的台詞外,還錦上添花的增加了一些即興表演,展現大將之風。​

eden-25.jpg
圖說:伊甸基金會紀念品店陳列身心障礙者作品

 

有了無障礙設施,就真的無障礙了嗎?

最後,師嘉跟皖眉分享,「環境友善程度」是展現這個社會同理心的一大指標,萬芳啟能中心同仁經常安排學員們的戶外活動,然而規畫戶外活動最大的挑戰就是交通路線及目的地是否有無障礙設施。根據過往經驗,中心同仁經常到了現場才發現設施規劃有問題,例如坡度太陡、輪椅迴轉寬度不足等,讓身心障礙者無法順利通行。

eden-26.jpg

無障礙空間,讓所有人都能行動自如

事實上這些無障礙設施不僅是針對身心障礙者,媽媽推著嬰兒車時需要這些設施,在高齡化社會下,未來使用無障礙空間的年長者也會跟著增加。所以中心同仁們皆期盼大眾從個人的同理心做起,促使在不久的將來無障礙空間能夠做得更好,創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了解更多資訊請見伊甸基金會:
https://www.eden.org.tw/index.php

友善服務

列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