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師小學堂:狗狗心事知多少 育「毛」兒知識再+1

台灣寵物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心血管疾病可是名列前茅!面對心臟病的威脅,究竟要如何及早發現,解讀狗狗說不出口的「心事」呢?

由於毛孩子的一歲等於人類的七歲,所以健康狀況的變化也會比我們更快,加上心臟病的前期幾乎沒有徵兆,因此高風險族群的健康檢查頻率更要調整,才能及時發現!

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哪些毛小孩需要特別注意心臟病的風險,又該多久做一次健康檢查吧!

心血管疾病近年來一直高居狗狗十大死因前三名,現在狗狗的平均壽命延長,加上台灣飼主偏愛飼養小型犬,高齡的小型犬就是心臟病的好發族群,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狗狗的心臟病吧!

 

狗狗心臟病的種類?

狗最常見的心臟病依序為心臟瓣膜病變、心絲蟲感染、擴張性心肌症、以及先天性心臟病。剛剛有提到因為台灣多數飼主都是飼養小型犬,所以在台灣狗狗最常見的心臟病類型就是小型犬好發的心臟瓣膜病變,什麼是心臟瓣膜的病變呢,因為瓣膜退化,這個瓣膜就無法在心室收縮時有效阻擋血液,就會造成血液逆流往心房移動,其中又以左心房左心室之間的二尖瓣退化最為常見。

 

好發二尖瓣退化的品種?

在台灣馬爾濟斯罹患機率最高,發生的年齡也會比較早,專心動物醫院的洪榮偉醫師就表示五歲以上的瑪爾濟斯,一半可能會出現瓣膜上的病變,所以對於這個品種,心臟健檢就要提早到六歲,每半年一次。除了馬爾濟斯外,貴賓、吉娃娃還有騎士查理士小獵犬也是好發狗種,如果飼養的狗是這些品種,從他們小時候就要詢問獸醫師要注意哪些症狀。

 

主人怎麼知道自己家的狗狗是否有心臟病:

早期往往是沒有症狀的,到了中後期會出現狗狗不願意活動、頻繁的咳嗽或是用奇怪的姿勢呼吸像是拉長脖子或是無法趴下,甚至虛弱昏倒。

因為瓣膜退化性疾病,早期往往是沒有症狀的,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就變得很重要,通常建議健康檢查的頻率是1~6歲一年一次,六歲以上一年兩次會比較好。

獸醫師會藉由基本的問診、聽診和觸診來做基本的判斷,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要做進一步像是X光和超音波的檢查,來確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了解心臟病狗狗的照護,請見下集
獸醫師小學堂:狗狗心兒砰砰跳?小心瓣膜受不了!

友善服務

列印內容